進入內容區塊

臺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

本分局因配合防疫措施,自109年8月6日起「警察史蹟文物館」暫不開放民眾參觀,造成不便,敬請見諒。關山分局關心您! 如發現疑似人口販運被害人遭受性剝削、勞力剝削或器官摘除等不人道的對待,請速撥110、1955或02-23883095。 因犯罪被害(死亡、重傷害、性侵害),可申請補助,循法申請有保障-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臺東分會幫助您!保護專線:0800-005-850,地址臺東市浙江路310號(臺東地檢署內)。 警政服務APP也能撥打110報案,歡迎踴躍下載使用
:::

觀光景點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池上蠶桑休閒農場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村7鄰27號 / 錦安派出所

池上蠶桑示範場位於萬安村7鄰27號,背山(海岸山脈)面水(新武呂溪),風景優美,到此一遊可觀賞坡地風光、池上全景及新武呂溪。美麗的景緻可洗滌心靈的煩雜,並且目睹池上蠶桑場的滄桑史。台灣氣候適宜植桑養蠶,以往多利用野桑養蠶,為零星勞力的家庭副業經營方式。民國60年代,政府為「加速農村經濟建設」設置農業生產專業區,其目的在改變個別農場的農作制度,促使同一地區內同類農業能相互合作,形成區域性的農業生產,藉由整體營運降低生產成本,期使農業經營邁入現代化與企業化。民國63年土地銀行設立池上蠶桑示範場,經營桑園面積初期50公頃,後期25公頃,合作桑園83公頃,另有葡萄柚園12公頃(訌12)。蠶桑示範場為池上蠶業的核心,負責推廣養殖、提供幼苗、收購蠶繭、製造成品、承租桑園及出售絲被。池上蠶桑場是「平面繭」的發祥地。「平面繭」是利用蠶寶寶天生習性與特性,製作特殊吐絲台讓蠶寶寶作無定點吐絲,經5天4夜監控吐絲而成。它改變了蠶寶寶五千年來作繭自縛的習性,是養蠶事業的突破與貢獻。發明者黃燦祺場長曾獲我國十大傑出青年之殊榮。「蠶織平面繭絲被」由百分之百「平面繭」製成,絲質結構韌性特強,是目前世界上品質最佳的絲被,被稱譽為五千年來第一被,是公認的珍品。池上蠶桑場因受大陸蠶織業廉價傾銷之威脅,奉令於民國87年6月結束營業,為免創世傑作步民國88年2月,由全台擁有9家水電材料連鎖店之名全實業公司以600餘萬元標得池上蠶桑場經營權,並易名為「池上蠶桑休閒農場」,即著手增修各項設施,已完成景觀道路、觀光果園之整理與建築物之裝潢。農場服務項目有:農特產展售 (如龍玉茶、龍珠茶)、住宿、露營與梅園滑草區、釣魚區、自費泡茶區、蠶 寶寶生態區、螢火蟲生態等,是其備生態、人文、休 閒及戶外教學的良好場區。

紅石運動公園

紅石運動公園

臺東縣海端鄉紅石運動公園 / 崁頂派出所

位於紅石村的運動公園,平時村落之村民在此休閒運動的美地。

紅石佛緣禪寺

紅石佛緣禪寺

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中石路76號 / 崁頂派出所

主神為三寶佛,主持張啾容比丘尼。該寺位於紅石山腳下,環境清幽。對於有興趣短期禪修之香客並提供素齋食及香房,約有五十間香房供住宿。

向陽森林遊客區

向陽森林遊客區

臺東縣海端鄉向陽森林遊客區 /

春天有吉野櫻,夏天可看到毛地黃、高山杜鵑。秋天來訪,山路偶見松鼠過,有時可看到山羌、台灣彌猴,還有畫眉鳥、帝雉等鳥類,到了12月就可期待山櫻開使開放。區內闢建有檜木林木棧道,值的得一遊。

池上環圳自行車道

池上環圳自行車道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村 /

池上環圳自行車道位於池上鄉台九線東側的池上米主要產區,全線依地形和原有的鄉間小路、寬廣的田野風光再搭配池上鄉的鄉土人文為藍圖,精心規劃施工串聯而成,共有主線道(A1)(A2)及支線道兩條路線,分別經池上稻米產區以及較具有挑戰性的山區路線。  
自行車道的主線道由池上大坡池的豐澤橋為起點,途經綠色隧道連接池上水圳路線此段景點豐富有杜園、小水車、涂家桑園、汲水亭、大水車、浮圳、大觀樓,(由大觀樓轉進支線道,遇岔路左轉之為A2路線) 池上米主要產區、邱宅斷層、錦園橋、法林寺,轉進大坡池環池道路由右邊繞回入口處,此段路線為A1路線,A1或A2路線高低落差約五公尺路面平坦騎自行車輕鬆不費力。  
支線道起點於浮圳的大觀樓、沿路標前進可經萬安社區公園,從萬安國小右側右轉往上就是著名的萬安磚窯,此處路段高低落差約30公尺建議徒步行走,在往前不遠的地方左轉來到一大片的相思林,此段路較平坦且在清涼的相思樹下緩慢行走適可舒緩上坡路段的勞累,此後沿線前進即可銜接主線道回到終點,由於深入田野膫解池上鄉村文史所以走一趟環圳自行車道也等於完成一次池上部分的深度之旅。(資料引用自「農業易遊網」)

池上大坡池

池上大坡池

台東縣池上鄉大波 / 錦安派出所

大坡池原名「大陂池」,佔地約57公頃,池水來源為新武呂溪的伏流,及人工灌溉水田的溢流水,池水向北出口流出,成為秀姑巒溪的源頭,是花東縱谷平原主要之溼地,因風景優美而遠近馳名。目前園區共規劃有公共設施區、服務設施區、運動公園區、自然公園區、休閒農業區及田園景觀區等六大設施,遊客可先行租用自行車,沿著池上鄉環圳自行車道,悠閒地享受大坡池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及沿途阡陌縱橫的田園風光。  
大坡池是斷層下的斷層池,是卑南溪上游及錦園溪與農田灌溉用水匯流形成,早期稱「大陂」就是池塘的意思,日治時代因居民聚居「大陂」之上而名,現稱池上。池上鄉最有名的特產就是池上米,池上米以香Q可口聞名全台,據說當年池上便當裡就放滿了來自大坡池的魚蝦。 
池上大坡池域約28公頃,是一處由斷崖窪地所形成的天然沼澤地,池東緊靠山脈,沼岩層的斷層線為這裡提供了一項魚蝦繁衍、鳥類聚集的水鳥伊甸園。尤其冬季,此處提供了一處冬候鳥度冬的好所在,據調查約可觀察到102種鳥類,目前大坡池規劃有自行車道,涼亭、環湖步道在此欣賞池上鄉山巒美景和田野風光,實在悠閒的可以。目前仍持續開發及建設中,大坡池因區位條件良好,池水環境面貌豐富,可發展為具教育、休閒意義的親水公園。

萬安萬善祠

萬安萬善祠

台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萬善祠 / 錦安派出所

位於萬安村、錦園村村界東側,或錦園保安宮鄰近處,有一座「萬善祠」,其由來與新開園的崛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祠內供奉清軍傷亡或病故的遺骸,距今已有一百年以上歷史。清治時代,新開園有清軍駐紮,保護墾民。死亡者擇地安葬。因歲序的更替,環境的改變,在住民拓墾時,時常發現無主遺骸,因此,建祠集中祭祀,原祠土牆木柱構造,造型矮小,因年久失修,殘破腐敗已至極點。據時任萬安村村長,並擔任重建發起人的葉錦章描述:「上樑木柱用繩索綑住,以防崩塌,遺骸因年久已成灰狀,推積如丘」。乃於民國67年發起重建,由地方善心人士集資重建鋼筋水泥廟宇,並由村長葉錦章命名為「萬善祠」以為永祀。每年農曆7月29日,錦園、萬安、富興3村村民,家家戶戶必定準備祭品前來祭拜。  
在「萬善祠」靈位前,列有清軍正營長陳協台和副營長羅師爺名字。石柱聯:「萬靈共賦逍遙地」,左柱聯:「萬魄同皈結淨緣」。

池上圳

池上圳

台東縣池上鄉振興大水湖 / 錦安派出所

先民發展農業以維生為首稱,以水利為重心。池上第一條水圳「大陂圳」(亦稱新開園圳,今池上圳主幹),在清光緒4年(1878)、由鳳山移民陳枝和等18名和恆春移民數十名阿美族人合力開鑿而成。大陂圳是「引新武呂溪水,西北行,長約十里,始於新開園,尾輸於大坡,灌田二百餘甲。」,為清治時期,台東地區灌溉面積最廣的最大圳道。  
池上圳為池上地區最重要的圳道,灌溉地區含蓋池上原野廣大的農田。圳道因新武呂溪溪水時常泛濫,時毀時修,在池上開拓史上均投入大量人力修築。今日現代化的池上圳,完成于民國82年,圳口入水進入圳道處,有電腦配置,為水利設施邁進新的里程碑。  
自池上大橋下,新武呂溪往上游約3?5公里距離處之北側溪岸,懸崖下端,遺有「池上圳」鋼筋水泥建造的圳口,圳口建築依然完好,約有1?2丈寬,1丈高,出水口分兩道口,已被泥砂堵住。「池上圳」「大正十年三月」之圳名與建造年代,字跡清晰可識。

豐源圳

豐源圳

瑞源村豐源圳 / 瑞源派出所

時任代表彭相增、村長徐平南二人,時鑒豐源地區,遼闊原野任其荒蕪,為求地盡其利,改善水利設施。二人力排萬難,披荊斬棘,夙夜匪懈,動用所有村民,以人力挖掘方式,不眠不休開鑿,自民國44年6月起,迄民國46年2月竣工通水,計長7公里餘。此浩大工程完工,今近灌溉800公頃之農田綠地,得以獲益。水利會於99年9月間,在瑞源國小旁「豐源圳」,為追思二公功勞事蹟,特立碑後人瞻仰。

寶華山

寶華山

臺東縣鹿野鄉瑞和村8鄰仙山2號電話 / 瑞豐派出所

寶華山慈惠堂位於鹿野鄉瑞和村,在新武呂溪東側海岸山脈的山腰上,與鹿野高臺觀光茶區隔溪遙遙相望,林木幽深,景色秀麗。慈惠堂地處堪輿學家所稱的龍頭,前有橫山為案,右左崗巒相疊,背負雷公火山,前眺花東縱谷平原,晨昏變幻,氣象萬千。地理位置:位於臺東縣海岸山脈東197線上,臺九線經關山電光橋往電光山區山上。

回到最上方